水泥标准稠度凝结时间测定仪基于水泥颗粒在水中的水化反应动力学设计,通过量化阻力变化反映内部结构形成速率。例如,滑动部件的质量恒定确保了压力传递一致性;光滑无摩擦的导轨保证运动仅受被测材料性能影响,从而实现可重复性的测试条件。
标准稠度的确定:通过调整水量使水泥净浆达到特定流动性状态(即标准稠度)。操作时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装入试模内抹平,然后将其置于仪器底座上。放下试杆至与浆体表面接触后拧紧固定螺丝,突然释放让试杆自由沉入浆体中。当试杆停止下沉时的插入深度对应为标准稠度用水量。这一过程利用重力作用下试杆穿透砂浆时的阻力变化来判断稠度是否符合要求。
凝结时间的测量:使用不同规格的试针(初凝用长而细的钢针、终凝用较短粗的针)周期性地探测硬化过程中的水泥浆体。随着水泥水化反应进行,浆体逐渐失去塑性并产生强度,导致试针下沉难度增加。记录从加水开始到试针无法继续下沉所需时间即为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全自动型号则通过传感器监测探针直线位移自动计算结果,精度更高。
水泥标准稠度凝结时间测定仪的测定步骤:
1.仪器检查
-检查代用法维卡仪的金属棒能否自由滑动。
-调整试锥接触锥模顶面时指针对准零点。
-检查水泥净浆搅拌机是否运行正常。
2.制备水泥净浆
-按相关标准规定的比例称取水泥和水,将它们加入锅中,加水并在2分钟内用电动搅拌器以2400转/分钟的速度充分搅拌,搅拌10秒钟后停止搅拌。
-将混合液倒入测量容器中,并在容器上方15mm处平稳轻敲3次,使混合液充分充填测量容器。开始计时,等待混合液表面裂纹消失,并且液面不能有凹陷,即为初始时间。
3.测定标准稠度用水量
-试杆降至净浆表面,拧紧螺丝,突然放松,记录试杆停止沉入或释放试杆30s时试杆距底板之间的距离。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1.5min内完成。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离底板6mm±1mm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
4.测定凝结时间
-卸下稠度试杆,换以试针。检查试针与圆模顶接触时指针是否对零,若未对零则需进行调整。
-观察试针停止下沉或释放试针30s时指针的读数。测定时应注意,在初测定的操作时应轻轻扶持金属柱,使其徐徐下降,以防试针撞弯,但结果以自由下落时为准。